15930609983
banner
最新公告:NOTICE
  •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贷款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 首页 > 贷款政策法规

央行等三部门发文!存款取款超5万或无需说明来源用途

发布时间:2025-08-12 19:51:53 点击量:

近日,一则金融领域的重磅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关于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规定调整成为焦点。

2022年1月发布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时,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这一规定在当时引发广泛争议,随后因“技术原因”暂缓实施。

而此次征求意见稿取消了这一硬性要求,这是否意味着反洗钱监管放松?实则不然。虽然不再对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一律要求了解资金来源和用途,但对于洗钱风险较高的情形,金融机构仍需采取强化的尽职调查措施。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明确了其他相关规定:当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实物贵金属买卖、销售各类金融产品等一次性金融服务,且交易金额人民币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业务时,仍要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留存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影印件。

若怀疑客户存在组织批量或分批开立账户、出租出借或买卖账户或者其他涉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情形的,金融机构有权拒绝开户,或根据客户及其申请办理业务的风险状况,采取延长审查期限、强化尽职调查等措施;金融机构采取洗钱风险管理措施时,需按规定要求和程序进行,不得超出业务权限冻结客户资金,不得采取与洗钱风险状况明显不相匹配的措施,要保障客户依法享有的医疗、社会保障、公用事业服务等相关的基本、必需金融服务;按照要求,金融机构对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在业务相应结束后至少保存10年。

此次调整体现了监管部门进一步平衡好洗钱风险管理与优化金融服务的意图,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保障公众正常的金融服务需求。目前,该征求意见稿已于8月4日起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截止日期为9月3日,后续正式文件如何规定,让我们持续关注。